+ All Categories
Home > Documents > 序 -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yan/Preface.pdf序 言...

序 -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yan/Preface.pdf序 言...

Date post: 15-Aug-2020
Category:
Upload: others
View: 1 times
Download: 0 times
Share this document with a friend
5
决心写这本书是在 2008 年除夕夜。那时我还在纽约一家对冲基金工作。记得当 天美国股市受次贷危机可能波及到债券保险业以及经济可能温和衰退 1 消息的影响 大跌了 3%左右。幸好我所在的统计套利部的投资收益与大盘的走向没有很强的相 关性,我们不但没有亏钱,反而进帐不少。大家心情都不错,四点钟收盘后,家住 在新泽西和纽约上州的同事就陆续回家了,可能是除夕夜的原因,我也没有太多心 思测试我的交易模型,索性到离公司几条街的Barnes & Noble书店散散心。 纽约第 5 大道 46 街 Barnes&Noble 书店金砖四国书籍陈列处 一进门,书店不平常的布局就给了我个惊奇。在进门靠右侧的醒目位置处,一 张大书桌上竖了个‘BRIC’(国内称“金砖四国”) 的牌子。BRIC 是由巴西、俄罗 斯、印度与中国这四大发展中国家英文名字的第 一个字母组成。BRIC 这个说法是由美国高盛公司 在 2003 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首先提出的,高盛预 测这四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将在 2050 年左右 超越绝大多数当前的发达国家。我径直走到这张 书桌前,发现上面铺满了与这四国相关的经管类 书籍。细数了一下,一共 23 本书,其中与中国相 关的高达 12 本。这些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从《中国商业的小红书》 2 ,到《象与 龙:印度和中国的崛起及其意义》 3 ,到《运营中国:从战略到实施》 4 看着这些书籍,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是的,中国是世界经济大 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华尔街日报》的头版要闻摘要几乎每天都会有涉及中国的 新闻。有一期的华尔街日报 5 甚至打出了“Great Wall Street of China” 的标 题。“Great Wall Street” 乃一语双关,‘Great Wall’是‘长城’的英文翻 1 美联储里奇蒙德区主席拉克尔(Jeffrey Lacker)的发言。 2 Sheila Melvin, The Little Red Book of China Business (Sourcebooks, Inc, 2007). 3 Robyn Meredith, The elephant and the dragon: the rise of India and China and what it means for all of us (W. W. Norton & Company, 2007). 4 Jimmy Hexter and Jonathan Woetzel, Operation China: From Strategy to Execu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7). 5 Rick Carew, Laura Santini and James Areddy, “Great Wall Street of China”, Wall Street Journal, Dec 20, 2007, p. C1. ©2009: Zhipeng Yan 1
Transcript
Page 1: 序 -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yan/Preface.pdf序 言 决心写这本书是在2008年除夕夜。那时我还在纽约一家对冲基金工作。记得当 天美国股市受次贷危机可能波及到债券保险业以及经济可能温和衰退

序 言

决心写这本书是在 2008 年除夕夜。那时我还在纽约一家对冲基金工作。记得当

天美国股市受次贷危机可能波及到债券保险业以及经济可能温和衰退1消息的影响

大跌了 3%左右。幸好我所在的统计套利部的投资收益与大盘的走向没有很强的相

关性,我们不但没有亏钱,反而进帐不少。大家心情都不错,四点钟收盘后,家住

在新泽西和纽约上州的同事就陆续回家了,可能是除夕夜的原因,我也没有太多心

思测试我的交易模型,索性到离公司几条街的Barnes & Noble书店散散心。

纽约第 5大道 46 街 Barnes&Noble

书店“金砖四国”书籍陈列处

一进门,书店不平常的布局就给了我个惊奇。在进门靠右侧的醒目位置处,一

张大书桌上竖了个‘BRIC’(国内称“金砖四国”) 的牌子。BRIC 是由巴西、俄罗

斯、印度与中国这四大发展中国家英文名字的第

一个字母组成。BRIC 这个说法是由美国高盛公司

在 2003 年的一份研究报告中首先提出的,高盛预

测这四个高速发展的发展中大国将在 2050 年左右

超越绝大多数当前的发达国家。我径直走到这张

书桌前,发现上面铺满了与这四国相关的经管类

书籍。细数了一下,一共 23 本书,其中与中国相

关的高达 12 本。这些书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从《中国商业的小红书》2,到《象与

龙:印度和中国的崛起及其意义》3,到《运营中国:从战略到实施》

4。

看着这些书籍,一种作为中国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是的,中国是世界经济大

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华尔街日报》的头版要闻摘要几乎每天都会有涉及中国的

新闻。有一期的华尔街日报5甚至打出了“Great Wall Street of China” 的标

题。“Great Wall Street” 乃一语双关,‘Great Wall’是‘长城’的英文翻

1美联储里奇蒙德区主席拉克尔(Jeffrey Lacker)的发言。 2 Sheila Melvin, The Little Red Book of China Business (Sourcebooks, Inc, 2007). 3 Robyn Meredith, The elephant and the dragon: the rise of India and China and what it means for all of us (W. W. Norton & Company, 2007). 4 Jimmy Hexter and Jonathan Woetzel, Operation China: From Strategy to Executi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2007). 5 Rick Carew, Laura Santini and James Areddy, “Great Wall Street of China”, Wall Street Journal, Dec 20, 2007, p. C1.

©2009: Zhipeng Yan 1

Page 2: 序 -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yan/Preface.pdf序 言 决心写这本书是在2008年除夕夜。那时我还在纽约一家对冲基金工作。记得当 天美国股市受次贷危机可能波及到债券保险业以及经济可能温和衰退

译,而‘Wall Street’即我们通常所说的华尔街。两个并在一起暗示了中国对华

尔街的巨大冲击。该文章的配图也非常具有象征性。这个配图的主体是纽约证券交

易所,但是在交易所的正上方却挂了一幅鲜红的五星红旗。

我的目光很快锁定在两本书上:一本是《从华尔街到长城:投资者如何从中国

经济的发展中获利》6,另一本是《未来的中国战争:在哪里征战与如何取胜》

7。

这两本书描绘出冰火两重天的中国,前者把中国的未来描绘成已被‘芝麻开门’咒

语打开大门的大宝藏,指导投资者如何投资中国的股票、房地产、甚至是艺术品和

古董。而后者则认为中国就像一个随时可能爆炸的地雷,如果负压继续增大,后果

不堪设想。该书详细讨论了未来中国可能发生的八大“战争”,从对水资源、石油

的争夺,到假冒伪劣产品对世界的危害,到横跨长江、黄河的无数水坝可能带来的

潜在危险……但我很快就意识到这两本书其实并非完全对立的,因为它们讨论的领

域视角和问题完全不一样。前者着眼于金融领域的投资机会,而后者则关注在经济

高速发展中出现的社会、环境、政治和国际关系问题。前者是为投资者而写的,而

后者是为政策制订者而著的。

我不是一个书评家,但从一个金融学者和从业人员的角度来看,我相信这些书

从一个层面给中国人提出了启示:当世界上经济及军事 强大国家的学术界、实业

界、政界纷纷研究中国的时候;当全球各大金融机构纷纷抢滩中国大小金融市场的

时候;当世界一体化的进程将中国金融市场熔炼成全球金融市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的时候;我们的金融机构、从业人员和监管层是否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商场上、国

际间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我们是否已经做到了知己知彼,当机会与

挑战来临时才能百战不殆?

这个启示唤起了藏在我心中许久的一个心愿——写一本介绍华尔街主要业务的

书。

****************************************************************

6 Burton G. Malkiel, Patricia A. Taylor, Jianping Mei, and Rui Yang, From Wall Street to the Great Wall: How Investors Can Profit from China's Booming Economy (W.W.Norton, 2007). 7 Peter Navarro, The Coming China Wars: Where They Will Be Fought and How They Can Be Won (FT Press, 2006).

©2009: Zhipeng Yan 2

Page 3: 序 -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yan/Preface.pdf序 言 决心写这本书是在2008年除夕夜。那时我还在纽约一家对冲基金工作。记得当 天美国股市受次贷危机可能波及到债券保险业以及经济可能温和衰退

时光匆匆,鼠年很快变成了牛年,这一年的变化超过了几乎所有人的想象。次

贷危机 终导致了美国大萧条时期以来 严重的金融危机。上百年来,作为金融代

名词、传统意义上的华尔街彻底分崩离析了。美国前五大投资银行在 2008 年 3 月-

9 月这短短的 6个月中全都消失了。雷曼兄弟破产了,贝尔斯登和美林分别被摩根

大通和美洲银行并购了,而 大的高盛和摩根斯坦利则变成了银行控股公司。危机

像病毒一样很快就蔓延到经济的各个领域,并将美国、德国、日本等经济强国拖入

了严重的经济衰退,而包括中国在内的“金砖四国”的经济也面临了巨大的挑战。

我本人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在 2008 年 8 月提出了辞呈,返回了学术界。远离

了那种刀光剑影、不赚钱就走人的生活,重新过起了平淡而充实的生活。这本书就

是我在华尔街和学术界思考积累的产物。

本书将介绍主要的金融业务和功能以及这次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和启示。这

些业务和功能包括股票与债券的交易、研究、风险管理与控制、信用评估、人才的

流动和信息技术等等。现有的书籍往往只注重某一种业务,而且,这些书籍通常不

是写证券交易就是写投资银行的(以兼并收购居多)。这也是容易理解的——这些业

务平均而言回报高,从业人员人均收入高,“非常风光”。那些极度出色的交易员

和投资银行家不但日进斗金、在华尔街“呼风唤雨”,头上更顶着类似影视红星的

神秘光环。这样的书容易吸引读者。但是华尔街业务远远不仅限于交易和并购。绝

大多数人干的是那些“默默无闻”并不风光的工作。即使在交易或投资银行领域,

真正出色的也并不多,而达到“超级红星”地位的更是凤毛麟角。人们通常愿意在

“前台”或利润中心工作,如交易、并购这些创造收入的部门,而不愿在“后台”

或成本中心工作,如技术支持、风险控制这些产生成本的部门。但是随着金融、技

术的不断发展与融合,前台与后台的区别越来越模糊。比如说,信息技术部过去在

大多数的金融公司里算是“后台”部门。但是现在,信息技术部在许多公司,特别

是以定量分析为主的投资公司里是前台部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本书关注的重点是某一业务或功能是什么,它是如何运作的,它与其他功能和

业务之间是如何交叉和融合的,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它是如何反应与应对的,个人

需要什么样的背景或潜质才能在这个行业里立足和成功等等。本书收集了大量的、

©2009: Zhipeng Yan 3

Page 4: 序 -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yan/Preface.pdf序 言 决心写这本书是在2008年除夕夜。那时我还在纽约一家对冲基金工作。记得当 天美国股市受次贷危机可能波及到债券保险业以及经济可能温和衰退

我和十多位金融各领域高级人才的访谈记录。但本书不是一本纯粹的访谈对话录,

因为纯采访录的形式不能很好地解释清楚一些复杂的金融业务。有些业务容易理

解,比如说,股票交易。但是,有些业务很复杂,读者也不是非常熟悉,比如信用

评估和风险管理。如果直接采取访谈的方式很难将这些业务全面清晰地解释清楚,

反而有可能产生盲人摸象的结果。所以,我选择采取“二部曲”的方式来组织篇章

结构。书中的大多数章节由两个部分组成,前半部分是对本章要介绍的业务相对具

体、全面的阐述;后半部分则由我与金融业成功人士的访谈组成。这两个部分在每

个章节里不是对等分布的。有的章节第一部分讲的多一些,有些章节访谈多一些。

金融业的功能和业务何止百种,以单人之力不可能一一涉及,不然这本书就变

成了金融百科全书了。我只能根据本人有限的理解,选择性地挑选一些重要话题。

我希望能够借助众多成功人士之力,将一个真实、全面的华尔街展现在读者的面

前。我相信当五星红旗“飘扬”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上空时,当华尔街变成‘长城

街’时,当传统的华尔街崩塌后,我们仍然能够从华尔街学习到有价值的东西。

后,我想借此机会感谢那些给与我大力支持与帮助的家人和朋友。他们是我

的父亲阎薰南、母亲吴萍、妻子赵妍、布南迪斯大学的 Laarni Bulan 教授、

Sanyal Paroma 教授、Blake LeBaron 教授、孙笑乐女士、哈佛大学金李教授、南

京大学张志强教授、商务印书馆刘祚臣编辑和王艺博编辑、澳大利亚政府经济学家

Jan Lee 先生、陈曦律师、卢菁菁律师、余方博士、中国人民大学麦秋林女士、美

国 CRAI 公司的王昀辉女士、摩根斯坦利的张峰博士、道富环球投资管理公司的刘

莹博士和徐宜宜先生、花旗集团的刘波博士和夫人程晓琳博士、黑石集团的白华懋

博士、徐彦龙博士、奥本海默基金公司的李山泉先生、Sterne,Agee & Leach 公司

的 James Lee 分析师和周加文先生、Brattle 集团的周斌博士、法国银行集团

Natixis 的 Peter Zhuang 博士、切尔顿投资公司的 John Shen 先生、IJC 合伙人有

限公司的 Kyle Ramkissoon 先生、Matrix 资本管理公司的吴鹏先生、彭博公司的

Jenny Gao 女士、前雷曼兄弟的韩振先生、TESC 公司的熊珏女士、穆迪投资者服务

公司的赵振宇分析师、美国保德信金融集团固定收益部首席运营官 Steven

Saperstein 先生、Richard Greenwood 董事总经理、Arvind Rajan 董事总经理、

©2009: Zhipeng Yan 4

Page 5: 序 - New Jersey Institute of Technologyzyan/Preface.pdf序 言 决心写这本书是在2008年除夕夜。那时我还在纽约一家对冲基金工作。记得当 天美国股市受次贷危机可能波及到债券保险业以及经济可能温和衰退

Theresa Miller 女士、瑞士联合银行的杨竞双博士、香港渣打银行刘迪凡先生、

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常宁女士。

我还想衷心感谢我以前所在的公司——千年合伙人有限公司(Millennium

Partners LLP)的同事,Jenny Liu、Xiaomei Qian、Richard Ran、David Porter、

David Rosen 和 Steve Armatas,感谢他们对我的帮助。我还由衷感谢公司的慈善基

金会在中国同事的共同倡议下为“5·12”大地震灾区捐赠了 6万美元。

谨以此书怀念刚刚离我远去的祖母戴慧芳女士—— 您是我一生学习的榜样!

2009 年 3 月

美国新泽西州

©2009: Zhipeng Yan 5


Recommended